收藏!恢复期实用指南,这十项很重要
作者:笑笑 栏目:健康资讯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3-01-06 14:00 阅读量:8810
在新冠肺炎感染恢复期,虽然核酸和抗原检测结果已经转阴,但机体还没有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需要1—2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缓解现阶段,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何保证恢复期的营养供给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对恢复期饮食的五点建议
可以少量多餐,注意规律定量饮食。
食物多样,搭配合理适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大豆,牛奶,谷类,鱼,禽,蛋,瘦肉,最好是鱼,虾,禽,瘦肉饮食清淡不油腻
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炸油腻食物。
保证饮水量,建议每天至少1500—2000ml,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抽烟喝酒会加重基础疾病建议戒烟限酒
恢复期锻炼的五个阶段
康复期的锻炼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至少保持7天,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恢复锻炼做准备例如:呼吸练习,温和的行走,拉伸和平衡练习或者坐着的时候拉伸肌肉每次拉伸要轻柔,每次拉伸保持15—20秒
第二阶段:低强度活动比如:散步,轻家务,园艺可以逐渐增加每天运动时间10—15分钟
第三阶段:中等强度的活动比如:快走,上下楼梯,慢跑,引入倾斜,阻力练习
阶段4:中等强度的协调和运动技能练习比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舞蹈课
阶段5:回到基线练习恢复新冠肺炎感染前的正常锻炼,运动和活动
注意:如果感觉困难或症状退步,可以回到原来的阶段。
疗养期间洗澡的注意事项
急性发热症状消退后,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洗澡,但应尽量缩短洗澡时间,避免桑拿。
洗澡一定要避免着凉,注意室内温度,洗澡水温不要太高。
洗澡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急性感染和早期恢复期间,应尽量减少洗澡
如何缓解恢复期的咽喉痛。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会导致喉咙痛和痰积聚在喉咙里的感觉需要经常清嗓子,可能会出现声音微弱,喘息或声音嘶哑
补充足够的水分,一天中多次摄入少量水分。
不要使你的声音紧张不要小声说话,因为会拉伤声带,尽量不要说话,也不要大声喊叫
吸入蒸汽10—15分钟,可以缓解干燥,滋润声道。
为什么恢复期还会咳嗽。
咳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素它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大概2到4周
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不要过度用嗓。
如果咳嗽剧烈,痰多,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干咳选用镇咳药,痰用祛痰药市面上的药物种类繁多,随便选一种,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
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咳嗽就吃。
恢复期嗅觉味觉恢复的实用方法
大多数嗅觉和味觉下降,并会在新冠肺炎感染后一个月内恢复。如果嗅觉或味觉下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每天刷牙两次,保证口腔卫生。
进行嗅觉训练,包括闻柠檬,玫瑰,丁香等每天两次,每次20秒如果3—4周后没有恢复,建议咨询口腔科和耳鼻喉科门诊进行评估
慢性病患者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等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营养摄入,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原发病稳定,只有病毒感染的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可以在家进行对症治疗但不要自行调整当前原发病用药,可以去远程医疗门诊调整原发病用药或吃药
对于难以通过在线诊疗解决的紧急情况或问题,可以在定点医院或上级医院进行诊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等,以帮助了解病情的变化
恢复期紧张焦虑怎么办。
做到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看书,听音乐等确保健康饮食特别是不要试图通过抽烟喝酒来缓解紧张
做好积极的心理调整,多与人交流,互相鼓励,心理上互相支持,转移注意力。
可以通过呼吸放松训练,有氧运动,正念冥想,冥想来调节心情。
关于家庭消毒的建议
恢复期结束后,应加强室内通风,做好重点区域和用过物品的消毒工作。
物体的表面在桌椅,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如有污染物,先清洗干净,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选用刺激性小的季铵盐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手机,遥控器,鼠标等小件物品可以用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餐具先清洗后消毒,先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衣物,床上用品和毛巾等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热水冲洗,56℃以上保温30分钟也可浸泡在1000mg/L的季铵盐消毒剂或其他衣物消毒剂中30分钟,然后照常清洗对于不能水洗的面料,可以在室温下静置7—10天
注意:不要直接用消毒剂对人体进行消毒,室内空气在人的存在下,用酒精或空气进行大规模消毒。
复工注意事项
复工初期,从较轻的工作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量和工作状态,避免紧张,加班,熬夜等行为。
如果可能的话,午休20—30分钟。
由于个体在体质,年龄,病情等方面存在差异,恢复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恢复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准。
免疫力就是战斗力!在恢复期,还需要增强肠道平衡和健康,增强免疫力。Troy专注中国人肠道健康,中国孕育中国人,探索百变生存空间,为中国健康保驾护航!科学防疫,你我平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