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更年期关怀日丨出现这些身体信号,别不当回事!
作者:李牧 栏目:健康资讯 来源:药氪网 发布时间:2025-10-20 10:37 阅读量:8929 会员投稿
她可能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那位深夜辗转反侧,默默承受潮热与心慌的女性;那位努力控制情绪、却依然感到无力,最终只能用“累了”来解释一切的女性。这些,都是更年期向身体发出的真实信号。
可悲的是,这些真实的信号,往往被一个沉重的社会标签所压制——“更年期”。这个词在许多语境下,已被曲解为负面情绪的代名词。正是这种偏见,让无数女性宁愿独自承受所有不适,也不愿承认和面对,从而失去了寻求科学帮助、提升生活质量的宝贵机会。
因此,面对更年期,我们最该做的,正是合力撕掉那充满偏见的标签,正视其背后的生理本质。这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与陪伴,社会的认知与共情,让每一位女性都能被温暖、科学地支持,平稳度过这一生命阶段。
更年期,并不应该被污名化
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建议用“围绝经期”取代“更年期”,只想说明:这是一段连续的生理过程,有起点,也有终点。
2024年,《柳叶刀》更年期特辑再次提醒:
——把它视为健康衰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必须“治愈”的疾病;
——既要避免不管不顾,也要警惕过度医疗。
更年期,只不过是一个我们的人生阶段。很多人把更年期的症状视为“困扰”,但其实,这些症状恰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助的信号。
1. 内在信号:更年期触发的“连锁反应”潮热是围绝经期最具代表性的症状之一,往往成为女性感知身体变化的第一信号。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感到胸口、面部一阵发热,并在几秒到几分钟内迅速蔓延至全身,过程中常伴随大量出汗、心跳加速,部分人甚至在潮热退去后出现发冷、发抖的反应。除了潮热这一典型表现,许多女性还会感到阴道干燥、性欲减退,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也有所增加。与此同时,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和肌肉松弛等问题,也往往在这一时期逐渐显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变化并非仅仅源于自然衰老,更大程度上是由更年期体内激素波动所触发,是生理机制“提前启动”的一系列反应。
2. 抑郁:需要警惕的隐形危机许多女性在围绝经期都会发现,比潮热更让人无助的,是那种挥之不去的低落情绪——抑郁,这个时常被忽略的“隐形杀手”。它尤其“偏爱”有抑郁史的女性,导致60%-70%的人症状加重;即便没有相关经历,也有20%-30%的女性可能在此阶段首次面临它的挑战。
如果您正经历这些,请知道,您无需独自承受,更不必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 将这些困扰简单归因于激素而默默忍耐,往往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我们想对您说: 当失眠、持续的情绪低落开始影响您的生活时,这正是一个关爱自己的重要信号。勇敢地寻求专业帮助,是您帮助自己重获从容与平静的积极一步。
更年期,不需要硬抗
面对更年期带来的一系列困扰,许多女性的第一反应是“忍一忍就过去了”。然而,更年期如同青春期的到来一样,是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我们完全不必硬扛,可以通过积极、安全的自我调节方式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例如深慢腹式呼吸、适度体育锻炼、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卧室凉爽、正念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潮热、心慌等症状,改善睡眠与情绪状态。
在开始任何调整之前,建议先记录约两周的身体反应与生活习惯,以便更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节。例如:
——若睡前感到紧张,可尝试做五分钟缓慢呼吸;
——若经常燥热,可将室温调低1–2℃;
——若容易心慌,建议暂停咖啡、辣酱、烈酒等刺激性饮食。
如果自我调节后症状仍然明显,或希望进一步增强疗效,则可考虑医学干预。目前常见的更年期治疗方式包括绝经激素治疗。但对于不愿接受或存在激素治疗禁忌症的女性,以整体调节见长、作为非激素疗法的中医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近年来,中医药在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多项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单一西药方案,能够显著降低Kupperman评分,更好缓解潮热盗汗、睡眠障碍、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已有不少中成药应用于此阶段,尤其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辩证属肾阴阳两虚证,症见以潮热汗出、腰背冷痛、乍热乍寒、烦躁易激动等,例如坤心宁颗粒。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的关键在于遵循专业医嘱,实现辨证施治的个体化方案。
如果你自己就在反复热醒、情绪低落,请记住:
——把症状写下来,带着记录就诊;
——把顾虑说出来,让家人知道“这不是无理取闹”;
——把选择权握在手里,任何方案都可以暂停或更换。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想说:围绝经期并非生命的暗礁,而是每一位女性都终将途经的一段旅程。在世界更年期关怀日,让我们共同点亮理解的灯,温暖陪伴的路。请相信,更年期从不是疾病,它只是一段需要被看见、也理应被照亮的前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