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肠化生患者的手记
作者:公孙衍 栏目:健康资讯 来源:药氪网 发布时间:2025-07-03 09:06 阅读量:10104 会员投稿
凌晨三点,林夏第三次从灼痛中惊醒,胃部翻涌的灼热感像一团浇了酒精的火焰,在食管里疯狂肆虐。她蜷缩在床角数着墙上的裂缝,泪水混着胃液漫进嘴角 —— 这是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第 47 天,也是她与病痛鏖战的无数个不眠夜之一。
确诊前的日子像被揉皱的宣纸。晨起时的倦怠如影随形,早餐的米粥刚入口就泛起酸水,午餐的清蒸鱼嚼起来味同嚼蜡,连最爱的桂花藕粉都成了胃部痉挛的导火索。直到胃镜报告上 “胃黏膜萎缩”“肠化” 的字眼刺入眼帘,这个向来坚强的姑娘第一次在医院走廊崩溃痛哭。
自救之路布满荆棘。林夏的厨房成了 “战场”:辣椒、火锅底料被锁进橱柜最深处,取而代之的是糙米、山药和各类养胃食材;手机相册里存满食谱笔记,床头堆满《营养学基础》《胃肠健康指南》。她甚至报名考取营养师证书,在晦涩的学术术语中寻找生机。参加健康讲座时,“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几个字像暗夜中的灯塔,指引她踏上求医之路。
初诊时,陈医生温厚的嗓音像春日暖阳:“别害怕,我们一起打败它。” 指尖划过胃镜影像的瞬间,林夏在那双专注的眼睛里,看到了超越职业范畴的关切。从胃尔康片搭配辅助针剂,到蛋白酶颗粒协同治疗,每次调整方案时,陈医生都在病历上标注饮食禁忌,在复诊单背面写下鼓励的话语。



奇迹在第 182 天悄然降临。当林夏握着最新的病理报告,颤抖的指尖抚过 “黏膜萎缩程度减轻”“肠化轻度” 的诊断结果,窗外的阳光突然变得格外明亮。曾经苍白如纸的脸颊泛起红晕,消失已久的食欲重新苏醒,连清晨的鸟鸣都变得悦耳动听。
如今的林夏成了 “健康传教士”,在病友群分享康复经验时总说:“胃黏膜的每一次修复,都是生命与医学的深情对话。” 定期复查时,她总会带着亲手烘焙的全麦饼干,看陈医生惊喜的笑容在白大褂上绽放。这场与疾病的博弈,不仅让她重获健康,更教会她:生命的韧性,往往藏在最黑暗的坚持里。


她的故事告诉每一位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并非绝症,科学的治疗与积极的心态,能够让人重拾健康与希望。健康的生活需要努力维护,而每一次对健康的投资,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健康提示:如果出现胃部不适、反酸、隐痛等症状,请尽早就医。科学治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将助力每一位患者迈向康复的曙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