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内这片被忽视区域或隐藏着保持年轻的“密码”
作者:安远 栏目:疾病常识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2-06-12 17:05 阅读量:9822
有铁丝网覆盖,隐蔽在核膜下方,垃圾基因打包运进来细胞核里的垃圾区同人类世界的垃圾区有着相似的特点:封锁,隐蔽,垃圾打包,人迹罕至
日前,《自然》子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聚焦了一系列发生在垃圾区的垃圾破坏案件研究表明,破坏垃圾竟能直接诱发衰老,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等疑难杂症
‘豆子’代表稳定异染色质的蛋白,就像打包垃圾用的‘绳子’曲静解释,豆子被载脂蛋白E吃掉之后,垃圾基因被释放激活,本不应表达的基因组序列异常高表达,驱动人干细胞加快衰老,诱发多种疾病
不是简单的货车司机
载脂蛋白E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才会潜入垃圾区搞破坏呢不少人可能在自己的体检报告中见过它,它能装载脂质分子的蛋白,本职工作应该是在细胞外或者细胞质内负责运输工作的货车司机
这是首次发现和证实在血液中常见的载脂蛋白E能穿越回细胞核里,而且影响基因的表达曲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前的研究工作大多关注它在细胞外,细胞质的工作,很少提及它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由于载脂蛋白E的指标异常经常和老年痴呆,血管硬化,寿命长短等现象联系在一起,人们慢慢注意到它不是简单的货车司机。
该蛋白在人类健康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很早就引发关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等衰老相关退行疾病的关键易感基因曲静说,但此前一直未找到它与衰老之间的直接联系
嫌疑人锁定了,罪案现场究竟在哪里,又是如何作案呢。
并非毫无用处的基因垃圾场
我们发现,核膜下聚集的载脂蛋白E是促进人干细胞衰老的罪魁祸首宋默识说,通过分析载脂蛋白E与内层核膜蛋白的关系,团队发现它们连同异染色质上的某些蛋白在一起可以形成蛋白复合物
核纤层附近一直被认为是毫无用处的基因垃圾场,没想到一旦被破坏却影响广泛,甚至导致细胞走向穷途末路。
衰老的表型并不一定是‘减法’,比如什么功能丧失了,哪些因子失活了宋默识表示,这次衰老新机制的探寻做的是加法,一些不应表达的基因被激活了,也造成了无法逆转的衰老
思路的转变将大大加速人类对于衰老等现象的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强教授认为,这些新发现为理解人类衰老,寿命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思路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教授毛志勇也认为:该工作为重复元件过度激活诱导细胞及机体衰老提供了新证据,提示了新思路
据介绍,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宋默识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合作完成,获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及北京市等项目的资助。◎本报记者 张佳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